要贷款消费的网友注意了,消费贷的“国补”要来了。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也就是说,从今年9月1日起一年内,无论是吃饭等日常的小额消费,还是买车、装修等额度比较大的商品消费,或者是旅游、养老等服务消费,只要你是在相关机构获得了消费贷款,并真实消费了,就可以享受年化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

举例来说,在政策执行期内,小李申请了一笔5万元的消费贷,年利率是3%,还款方式为先息后本。他装修、买家电,把这5万元都花完了,就可享受年化1个百分点的贴息,原本一年要支付1500元的利息,就只要付1000元。
那么,消费者怎么才能领到这份“贴息红包”?其实很简单,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就可以:
- 首先,必须是从工农中建交等18家银行,以及招联等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获得消费贷款。
- 其次,在申请消费贷款之后,还要签署补充协议,授权银行查询消费交易信息就可以。
之后,银行等贷款机构会自动识别并帮你申请贴息。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包括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兴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把贷款取出来,用现金进行消费,银行就无法判断资金用途,消费者就无法享受贴息。
- 消费贷款转账给个人,包括扫商户的个人收款码付款,以及刷信用卡消费,都不能享受贴息;
- 直接刷借记卡,用微信、支付宝等扫码消费,银行大多是可以识别的,符合条件的消费都可以贴息。

记者了解到,如果消费者发生了银行不能自动识别的消费,没有享受到贴息,消费者可以到银行网点提交消费发票等材料,或者线上提交发票,银行审核通过后,就会给消费者补上相应的贴息。
假如消费者8月份申请了30万的消费贷,那他9月份用这笔贷款买家具能享受贴息吗?多家银行告诉记者,可以享受贴息。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红包,能够降低消费信贷成本,助力释放消费潜力。不过,记者也要提醒大家:即使有贴息,消费者申请消费贷时也要控制好个人债务负担,理性消费,更不能违规挪用消费贷资金用于投资理财等。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