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朝荣(音译)深知如何种出优质的红薯、花生和小麦。但如今,仅仅种出美味的农产品已不足以吸引那些精通手机应用的消费者。这位56岁的中国农民如今重返课堂,参加“实操直播训练营”,学习如何通过手机将蔬菜销售给消费者。”
这是法新社最近的一篇报道记录的一个中国故事。报道说,高朝荣和她的同学们正努力成为“新农人”——那些在农业生产或服务中运用最新技术的人。

法新社报道截图
报道观察到,过去一年,中国某短视频平台上,“新农人”创作者的数量激增了52%。在另一个中国社交平台上,“新农人”这一话题标签的浏览量已超过2.27亿次。
报道认为,随着中国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从衣服、化妆品到大蒜等各类商品,直播带货已成为农民直接吸引和接触消费者的重要营销平台。在直播中,用户只需轻点按钮即可完成购买,还可以在直播过程中发表评论,或向卖家咨询产品信息。
“新农人”高朝荣坦言,她之所以参加“实操直播训练营”,是“不想再只是固守传统的农耕方式”。她在山东马陵山脚下种植农作物,并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视频,目前已经吸引了超过7000名粉丝。

法新社报道截图
报道援引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一位专家的话说,“传统上,中国农民被描绘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形象——显得他们贫穷、落后、与技术脱节”,但如今,直播等数字工具已经改变了公众对中国农村生活的认知。